“乡亲们把我看成希望,我不能让他们失望,要做他们致富的带头人!”近日,临澧县修梅镇水阁村41岁的唐汇平放弃在外多年的装饰业务,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在临澧,像唐汇平这样的“经济能人”当选村干部的还有很多,这是该县大力实施“133人才培养工程”结出的硕果。
近年来,临澧县委把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大力实施“133人才培养工程”,巧施“四法”,切实建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有效破解了村级后备力量不足难题,激活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一池春水”。
高起点选拔,确保“素质硬”。出台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133人才培养工程”方案,按照每个村(社区)培养1名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3名后备干部、3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的规模,统筹建立人才库。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注重从本村(社区)45岁以下的在任村(社区)干部、致富能手、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复退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党员和大学生村官中挑选;后备干部注重从40岁以下具有较强致富能力或一技之长、外出务工经商创业有成的党员中遴选;入党积极分子从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中推选。目前,全县160个村(社区)共培养选拔村级后备人才1120余名。
多途径培育,确保“能力强”。每名后备人才明确2名培养联系人,实行结对培养。培养联系人每年与培养对象开展4次以上谈心谈话,采取参观学习、座谈交流、邀请先进典型现身说教等形式落实帮带举措。对每名后备人才,分类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县委在每年开展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上,择优选拔一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跟班学习;乡镇党委每年集中培训村(社区)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不少于3天;村(社区)党组织通过开展“三会一课”等活动对培养对象开展经常性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能力素质。
精细化管理,确保“活力足”。实行“积分制”考评办法,对培养对象参加教育培训、知识测试、承诺践诺等情况分类设置分值,一季一测评、一年一汇总。结合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活动,组织培养对象向党员群众汇报思想、工作情况,并单独进行测评。按照日常考评、年度测评各占50%的权重,综合确定年度考核等次。对因动态调整出现空缺的,由乡镇党委指导村(社区)党组织启动选拔程序予以增补,始终保持“133”人才储备常数。
多平台锻炼,确保“成长快”。实行设岗定责、公开承诺,引导每名培养对象参加“党员义务服务日”活动,承担轮流值班、村务管理、防汛抗旱、矛盾化解等急难险重任务,广泛接触和熟悉村级事务,有效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发展潜能。对工作扎实、能力突出、群众公认的培养对象,采取推荐担任协会、理事会等组织负责人,明确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居)委会主任助理等方式大胆任用。去年以来,全县75名后备干部按程序进入村(社区)党组织班子,其中22人走上了村党组织书记岗位。